這天的行程是從羅布切走上EBC或普馬利山正下方的制高點卡拉帕塔(Kala Patthar,海拔 5545公尺),天氣好的話去卡拉帕塔展望較好,更貼近聖母峰主稜,天氣不好的話就去沒展望的EBC,至少這是行程的終點,有紀念意義。凌晨四點半起床,五點半出發,預計八點左右會到最接近EBC的聚落戈拉雪(Gorak Shep,海拔5140公尺)才要吃早餐。把哺說由於我們回程只安排二天下山,這天最好能多走一點路,不然隔天要走到南奇會有困難。
出發時天已經微亮,星光稀落,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我們到卡拉帕塔一覽群山是沒問題的。開頭燈走了一個小時後天亮了,但是太陽還沒曬進山谷,我們又在冰河邊走路,溫度低到蝕骨。一路聽到石縫中傳出咕嚕咕嚕的叫聲,像青蛙叫又像鳥叫,我開玩笑說這是喜瑪拉雅特有耐寒蛙,家鴻回說最好這種海拔還有兩棲類,後來證明叫聲的主人果然是一種鳥,雪原獨有的雪雞(Snow Partridge),當太陽從努子峰露臉後,成群結隊的雪雞就邊叫邊出來覓食,牠們完全不怕人,圓腫的像是會走路的籃球,其實還蠻可愛的。我們到了戈拉雪後,看到直昇機停機坪上有許多雪雞在走動喧囂,看起來像個高山養雞場一樣。
我們應該是戈拉雪山屋這天的第一批客人,早餐很簡單,是一塊沒味道的烙餅,沾奶油及果醬再配上自己帶來的玉米罐頭,我和智真沒兩三下就吃完了,不過家鴻和明榮似乎一點胃口也沒有。尤其是家鴻,自從到了南奇後咳嗽一天比一天厲害,前一天晚上天冷沒睡好,早上肚子餓卻吃不下東西,明榮的狀況也好不到哪裡,不過兩位病號都沒有進一步表示不上卡拉帕塔。卡拉帕塔其實離戈拉雪很近,是一個不算太陡的小山丘,以一般腳程計算上去約一小時下來約半小時,由於我們有兩位病號,爬坡走二三步就得休息一下,所以大約走了二個多小時才到。山頂有個白色旗幡及綁滿風馬旗和哈達的嘛呢石堆,風冷得螫人,不過用老命從大老遠拚上來,還是得擠出陽光的笑容和群山合照,家鴻特別帶了一面大國旗來,拍起照來很有遠征隊的味道哩!
原本我們預計回羅布切吃午餐,不過由於家鴻和明榮的高山症沒有減輕,行進速度慢很多,午餐改在戈拉雪吃,看他們一碗麵仍是嚥不下幾口,開始讓人有些擔心。海拔5000公尺的高度確實是一個大門檻,回想起2006年我的西藏行,在聖湖納木錯那一晚,頭痛難耐而且吃不下東西,也是在差不多的高度。回羅布切再住一晚下降高度仍不夠大,所以回到羅布切小休片刻,我們決定能下降多少是多少,最佳狀態是能下降1000公尺左右。下午的天氣說變就變,出發時大霧再度籠罩羅波切,想到從戈拉雪往回走時還有不少歐美遊客往EBC方向走,他們可能什麼也看不到了,而從大晴天到白茫一片,也只是一兩個小時間的事,所以如果要去卡拉帕塔看山景,摸早黑是對的決定。
離開羅布切由於這次我們是和挑夫一起走,而且我們也急著在天黑前趕到下一個山莊,所以我一路上跟緊迪格雷的速度及步距走,只看他邊走邊哼歌一派輕鬆,我在後頭狂追有些吃力,從羅布切飆到圖克拉我們前一天上山走了二個小時,跟緊挑夫居然只花了四十分鐘,挑夫的腳程果然了得。我在圖克拉的犛牛山莊(Yak Lodge)等了二十分鐘後,其他人終於到了,由於家鴻狀況不太好,把哺說晚上就在圖克拉住宿。也還好做了這樣的決定,因為不一會外頭就開始飄雪了,下了一整晚沒停。我們四個圍著火爐喝熱水發呆,也沒力氣打牌,山莊裡還有二個美國男生,用英文聊天髒話連篇,他們可能以為我們東方人不懂英文,我只當他們是沒教養的西方人懶得提醒他們有禮貌點,反正山神會懲罰這種不敬山的人,祝他們上山什麼都看不到嘍(事實上後來二天的天氣真的不太好,詛咒應驗 >.<)。
- Mar 29 Sat 2008 22:54
聖母峰基地營健行記 (十)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