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南亞旅誌 (5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這天的行程是從羅布切走上EBC或普馬利山正下方的制高點卡拉帕塔(Kala Patthar,海拔 5545公尺),天氣好的話去卡拉帕塔展望較好,更貼近聖母峰主稜,天氣不好的話就去沒展望的EBC,至少這是行程的終點,有紀念意義。凌晨四點半起床,五點半出發,預計八點左右會到最接近EBC的聚落戈拉雪(Gorak Shep,海拔5140公尺)才要吃早餐。把哺說由於我們回程只安排二天下山,這天最好能多走一點路,不然隔天要走到南奇會有困難。

feuille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天我們要去的地方終於不再是「波切」一族。據克里希那的說法,「boche」是指台地的意思,我們一路走過的山間聚落都是山區較大的台地,因而被歸類為「波切」字輩。我們這天要去的地方位於羅布切東峰(Lobuche East,海拔6119公尺)下,村名就叫羅布切(Lobuche或Lobuje,海拔4910公尺)。一早起來依舊是萬里無雲的好天氣,翻上頂波切後方的山丘,塔波切山和措拉子峰(Cholatse,海拔6440公尺)形成的山塊挺直立在西方,可以看見措拉子下的冰湖「措拉錯」(Chola Tsho)露出一角,北方的羅布切東峰是這天的指路標,東南方的雪山群峰中露出一個紅色山頭,這就是世界第五高峰馬卡魯峰(Makalu,海拔8462公尺),在薩加瑪塔國家公園南方,尼泊爾政府也設立了馬卡魯國家公園來保護這方聖土,感覺起來開發壓力應該比EBC路線小很多,更能呈現山區的自然原貌,但也只能期待以後有機會造訪了。

feuille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行程最短的一天,從德波切走到頂波切(Dingboche,海拔4530公尺)當地人的腳程只要二小時,但是由於已經到了4000公尺以上的高度,我們並沒有再多排一天高度適應日,所以這樣的安排也是避免高山症很好的方式。事實上我已經開始有輕微頭痛出現,不過吞顆止痛藥就可以舒緩不少。其他的人好像也加減有類似感冒的症狀出現,家鴻說他擤鼻涕時已經有血塊,天氣太乾也有影響吧。

feuille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過一天高度適應後,這天我們要從南奇到走到德波切(Deboche或Devoche,海拔3771公尺),慢慢龜行大約是六小時路程。早餐後我們留下一面簽好名的國旗在諾林飯店後就沿著杜德河上游出發,幸運地老天爺仍舊賞了個大晴天,路邊的白色佛塔輝映著一河之隔白雪盈盈的坦色庫山塊,包含坦色庫主山、南方的康格魯山(Kusum Kanguru,海拔6367公尺,唸起來像袋鼠山)及北方的康特加山(Kangtega,海拔6885公尺),神聖感油然而生。上午的路是沿著等高線走的平路,輕鬆愉快,路上犛牛隊絡繹不絕,牛鈴響聲充滿了山間小路。

feuille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euille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euille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euille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euille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曼谷到加德滿都的航線會飛經黃土一片的緬甸及印度,接近尼泊爾時已經是地無三里平的山區,雲層上浮著成列雪山,沒看到平地,飛機卻早已在下降中,神奇的是在很接近地面時,下方出現了一小方盆地,加德滿都到了。

feuille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我來說尼泊爾像西藏一樣,一直是個神秘感很重的地方。它是佛教、印度教與當地傳統宗教衝擊的喜瑪拉雅山中國,世界上唯一國旗不是長方形的國家,雪山列陣的健行者天堂。六年前好友家鴻獨自去世界第十高峰──安娜普娜峰基地營 (Annapurna Base Camp,簡稱ABC) 健行後,我就一直拗他還要去尼泊爾的話要通知一聲,所以當今年有機會再成行時,家鴻第一個問我有沒有興趣,我的答案是「當然好嘍!」

feuille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