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花都與阿爾卑斯(十三)

2024.06.19

花都與阿爾卑斯(十三)

一早天氣大好,於是需要走路的五湖健行優先啟動,要先前往鎮口的蘇內加線纜車站。順著菲斯普河走,旅伴突然叫我回頭看,不得了,犄角狀的馬特洪峰就在身後,而且真的不遠,無法忽視,而且一旦對上眼,就忍不住想多看幾眼。

花都與阿爾卑斯(十三)

早在求學時唸歐洲地理時就認識馬特洪峰,台灣人熟悉的瑞士三角巧克力的註冊商標也是它,而對前往馬特洪峰動心起念則在十年前看了一部荷蘭片《約他去看絕世雪景》,片名原文就是《Matterhorn》,馬特洪峰是主角認為最接近天堂的地方,也是他向妻子求婚的地方,在獨居多年喜獲「好友」後,主角最後帶著好友一起去看馬特洪峰;當鏡頭帶到二個人站在一處山丘仰頭望著馬特洪峰時,我就下了決心,我也要帶我的好朋友一起去,好朋友的名單時有變動,此刻我身旁的好友就是小剛,第一次到歐洲來,雖然第一天就遭竊,能與這座美麗大山邂逅,他應該也是很興奮吧。

花都與阿爾卑斯(十三)

花都與阿爾卑斯(十三)
五湖健行起點

在蘇內加線纜車站先換好「策馬特群山綜覽通行證」就可以直接進站,從這裡到蘇內加站是在隧道內運行的纜索列車,蘇內加站外頭叫「蘇內加天堂」(在策馬特周邊叫天堂的地方都是冬季滑雪場),是是五湖健行的終點,許多無法健行的遊客會從這邊走去最近的萊湖(Leisee)。從蘇內加站再搭纜車可以到五湖健行的起點布勞赫站(Blauherd),也可以由布勞赫站再轉纜車到洛特洪堡站(Rothorn Bergstation)。不過六月時洛特洪堡還沒開放,我們就直接從布勞赫開始五湖健行。

花都與阿爾卑斯(十三)
施德利湖

花都與阿爾卑斯(十三)
格林蒂湖

從布勞赫開始,依序由五個冰蝕湖或人工湖以步道相連,多數為下坡,且路寬好走(比爬陽明山容易),是策馬特周邊最知名的健行路線。首先會經過面積最大的施德利湖(Stellisee),這個湖是典型的高山湖泊,周圍只有短植被,沒有遮蔽,是五湖裡面拍馬特洪峰倒影最佳地點,也是遊客會逗留最久的地方。路徑上第二個湖是位於山坳裡的格林蒂湖(Grindjisee),小湖旁杉木圍繞,這裡拍的馬特洪峰倒影是有森林的版本。第三個湖叫綠湖(Grünsee),也是個湖邊有森林的小湖,但因為不在主要步道旁,湖水太滿溢出連通步道,步道全成了水道,我們的登山鞋雖然防水,保險起見只能略過,還安慰自己旅遊簡介也說無景可看,略過無妨。

花都與阿爾卑斯(十三)
摩吉湖

花都與阿爾卑斯(十三)
萊湖
花都與阿爾卑斯(十三)
五湖健行

第四個湖叫摩吉湖(Moosjisee),是個水色偏白濁的人工湖,看起來像個水壩,也就不作停留。第五個湖就是蘇內加纜車站附近的萊湖,目前被開發成一個可以戲水的地方,抵達時人聲嘈雜,並沒有高山湖泊的空靈美感。不過從摩吉湖到萊湖中間的步道,是傳統阿爾卑斯山的鄉間小徑,路旁野花盛開,馬特洪峰下綠色的山坡上小屋零星分布,漫步其間相當愜意。

花都與阿爾卑斯(十三)
戈爾內山列車

五湖健行大約一個上午即可結束,我們慢慢走大概下午三點左右回到策馬特,這時再去冰河天堂時間太趕,於是決定接著去搭戈爾內山列車。戈爾內山鐵路是民營的,車站就在瑞士國營鐵路策馬特站對街位置(一旁的Coop超市非常好逛),和夏慕尼的蒙特維列車一樣都是齒軌鐵路,出發不久就開始爬坡,不用半個鐘頭就可以從綠草如茵的山谷來到雪白的戈爾內山。

花都與阿爾卑斯(十三)
戈爾內冰河

終點站海拔3131公尺,是個展望台兼小餐廳,照理也是與馬特洪峰對視的好地點,不過因為下午雲氣較厚,主角已經休息不見客,只剩戈爾內冰河(Gorner Glacier)與盈雪的羅莎山塊(Monte Rosa)迎接我們。冰河從戈爾內山俯視格外壯觀,站在路旁的殘雪上與群山合影,對於熱帶或亞熱帶國家的觀光客來說,應該是人生難忘的回憶,真的有穿露背婚紗的新娘在這邊不畏冷冽寒風開心拍照,應該也是冷到人生難忘。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euille1974 的頭像
    feuille1974

    山行者的筆記本

    feuille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