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22日(東福寺、伏見稻荷大社、宇治)

4001.jpg

  睡一覺起來就變天了,窗外飄著小雨,氣溫依然低,很慶幸路跑時不是這種天氣,不然我可能會因為太冷或跑鞋溼了影響體力而無法完賽。這天要暫別大阪到50公里外的京都「狩楓」,日文把賞楓稱為「紅葉狩」,有採楓葉的意思,用「狩」來描寫欣賞自然美景的主動性,確實比單純用眼睛看來得生動。只是京都到處都是賞楓名所,光網路上的紅葉情報推薦就有50幾處,而我只有2天的時間,還想看到姿態不同的楓紅,只能依照紅葉見頃的狀況來安排行程。

4002.jpg
▲東福寺  

4003.jpg
▲平等院  

  庭園式的楓紅就選了離市中心不遠的東福寺和宇治的平等院當代表;十二月仍開放賞夜楓的點不多,挑了北野天滿宮當代表;山野中的楓紅,原本是屬意嵐山的嵯峨野小火車沿線,但小火車訂票難度高、票價也高,在友人的建議下決定走一段東海自然步道,在森林中健行也可以避開嵐山過份擁擠的人潮。至於清水寺、花見小路、永觀堂、銀閣寺、金閣寺、東西本願寺等景點,時間有限,只好割捨了。

4004.jpg
▲東福寺入口

4005.jpg

  我和小剛選擇避開上班尖峰時間,從天滿橋車站搭京阪電車本線再轉JR奈良線前往京都車站。大阪和京都的地鐵和鐵路系統出口多半沒有手扶梯或電梯,對於行動不便或有大型行李的人非常不友善,我們二個一路碎唸扛行李,好在接下來二天都是住在京都車站附近的飯店,行李搬運距離可以縮到最短。在飯店櫃台寄妥行李後,搭一站JR往東福寺狩楓去,是說觀光名勝總是人多,一出車站不用看手機,跟著人流走就對了,一個轉彎,路旁的圍牆閃出一叢紅豔,成功抵達目的地。

4006.jpg

4007.jpg

4008.jpg

  東福寺是日本鐮倉時代渡海至南宋取經的聖一國師所建的禪寺,國師的名言是「一時坐禪,一時成佛。一日坐禪,一日成佛。一生坐禪,一生成佛。」既然要時時坐禪方能成佛,當然不希望成為俗人干擾之地。700多年前的日本還沒有賞楓的風氣,看到楓紅,除了悲秋傷懷,嘆息人生無常好之外,並沒有祭典盛會的喜悅,聖一國師在寺內廣植楓樹,圖的就是佛門清靜。怎料到了300年後的日本戰國時代,興建大阪城的大老粗豐臣秀吉將賞楓視為風雅,延續到之後的江戶時代,紅楓及粉櫻已儼然全民時尚,清幽的東福寺到了紅葉季節遊人如織,變成熱門景點。橫跨寺內小山溝「洗玉澗」的通天橋、開山堂及本坊庭園(門票400円)有整片的楓樹海,走進林間,仰盡是帶雨的朱紅斑斕,時有幻色漸層,這輩子還真的沒見過那麼醉心的楓紅。

4009.jpg

4010.jpg

4011.jpg

  東福寺的佛殿主奉釋迦牟尼佛,參拜不需要額外付費,不過我這次來京都的主要目的並非朝山禮佛,沒和這位地主打個招呼就先離開了。沿伏見街道步行回車站,半路買了一支號稱京都唯一的白味噌口味霜淇淋,午餐就在便利商店買飯團打發了,省下的吃飯時間就留給行前一直猶豫要不要去的伏見稻荷大社。「稻荷」並不是稻子與荷花的合稱,指的是整包滿滿的穀物,有豐收之意,簡單來說「稻荷神社」和台灣的「神農宮」差不多。由於早期日本的農田及穀倉旁會有狐狸出沒抓田鼠,農人將狐狸視為稻荷神的使者,所以稻荷神社顧門口的不是石獅或狛犬,而是石狐狸,成了稻荷神社形象最鮮明的代表。

4012.jpg

4013.jpg

  京都伏見區的稻荷大社是全日本稻荷神社的總廟,香火向來旺盛,信徒還願的方式就是在廟後方的山坡上興建紅色的鳥居(結界之門),年復一年形成了「千本鳥居」隧道,經國際旅遊媒體及電影的推波助瀾而聲名大噪,還被TripAdvisor選為日本最受觀光客歡迎的景點。身為第一次來京都的土包子,當然要來這個號稱必看的狐狸廟薰陶一下正港日本味,神社周圍穿著和服的女子不少,但一開口就知道九成以上是中國來的偽日本妹,我想來日本旅遊的女生,多多少少有個穿和服的夢想,就和我去蘭嶼,多多少少有個丁字褲夢一樣,差別就在敢不敢穿。

4014.jpg
▲白狐狸造型繪馬   

4015.jpg
▲京都盆地(網路下載)

4016.jpg
▲京都一周步道路線圖(網路下載)     

  時間有限,我和小剛進入神社後直奔千本鳥居,有效率的在人群中找空景拍照完成觀光客使命。白狐狸造型繪馬(獻神祈福木牌)是伏見稻荷大社的另一個特色,買個繪馬許願兼添香油錢,就當是廟方不收門票的回禮。京都和台北一樣是個盆地,而且伏見區的西南邊在80年前還有一個面積不小的巨椋池,和台北一樣,周邊的郊山廟多,串連各個小山頭與寺廟的步道從京都東邊的伏見稻荷,一路往北延伸,經過清水寺及銀閣寺,轉到北邊的鞍馬寺、西北邊的神護寺、最後抵達西邊的嵐山地區,全長72.5公里,被稱為「京都一周步道」,這條步道的「西山段」正是我接下來一天要走的行程,先來看看「東山段」的起點,日後(可能是退休後)如果想來個和別人不一樣的京都旅行,就從這邊開始吧!

4017.jpg
▲宇治地標:源氏物語的紫式部像

4018.jpg
▲平等院鳳凰堂

4019.jpg
▲不開放拍照的「雲中供養菩薩」(網路下載)

  離開人聲雜沓的伏見稻荷大社,要搭JR奈良線去京都府最南端的宇治。因為宇治抹茶在台灣行銷非常成功,一度讓我腦補宇治的風景應該是茶園滿山遍野,但是我們下車的地方,是個純樸的小鎮,沒有茶園、沒有高樓,店家不多,不知道是不是下雨的緣故,觀光客比其他京都周邊景點少了一大半。然而這個樸實無華的小鎮,卻藏了一處世界文化遺產「平等院」與中國五代時期及宋朝併存的日本平安時代,皇室外戚藤原氏干政攬權200年,平等院就是藤原家族的別墅依照想像中的西方極樂世界改建的貴族佛堂,到現在也有將近千年的歷史。當時全日本最有權勢的人建造的佛堂,庭園格局及建築裝飾都非常講究,正殿供奉的是極樂世界大教主阿彌陀佛,還有青銅打造的梵鐘、牆面上則有52尊有如敦煌飛天姿態的「雲中供養菩薩」,精緻莊嚴程度完全不是普通寺廟可以比擬。

4020.jpg

4021.jpg

  阿彌陀佛像、梵鐘、 雲中供養菩薩,還有在正殿屋脊上的一對青銅鳳凰,都已列作日本國寶,青銅鳳凰更榮登日幣萬元鈔面圖案(平等院建築則印在日幣一元銅板上),如今除了佛像還坐鎮在正殿中,其餘全數移到正殿旁新建的文物館「鳳翔館」作溫溼度控制保存,買平等院門票600円可一併參觀。在台灣的佛寺中,佛菩薩是乘金剛座、蓮座或動物座騎,幾乎見不到騰雲駕霧的形像,但平等院的雲中供養菩薩都是踩坐雲上跳舞作樂的形象,姿態相當輕盈惟美,是我最喜歡的展示。正殿「鳳凰堂」屋頂上則改由二隻複製的鍍金鳳凰(其實挺像長腳公雞)繼續站崗,要進入正殿近距離瞻仰佛像,需額外付300円加排隊,我帶了望遠鏡頭隔著正殿前的大水池看佛像也算清楚,就現省300円了。

4022.jpg

4023.jpg

4024.jpg

  平等院也是賞楓名所,但楓樹是與庭園設計結合,走古典秀氣風格,不像東福寺直接是渲染成片的紅葉海。雨中造訪平等院,只差沒穿個和服外加撐把紙傘,彷彿就可以走入千年前的平安時代,是個很適合來放空的地方。走出平等院的表參道,太陽已經下山了,不免俗的先到抹茶專賣店伊藤久右衛門來份抹茶甜品,打道回京都。

4025.jpg

4026.jpg

  與京都車站連棟的伊勢丹百貨內,除了有另一家宇治抹茶甜品名店「中村藤吉」外,在十樓一整層網羅了日本南北路各式拉麵店,美食街就直接取名「拉麵小路」,全漢字的招牌應該是衝著說中文的主客群而來,身為台灣來的吃貨,當然也要慕名去光顧一下來碗拉麵,至於味道,其實和在台灣吃的拉麵差不多啦!吃飽飽逛街補貨,再回飯店泡個湯,甚為美好。

arrow
arrow

    feuille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