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918()

aurora601.jpg

  下了一晚的雨沒有停。不想苦情出海淋冰雨,原訂的搭船行程只好作罷,自我安慰省下的預算至少可以多買點紀念品和吃頓好的,也不差啦。此行我還扛了一本厚重的北美鳥類圖鑑,就是為了出海看到野生的海鸚、海鴿、海雀和鴨子時可以拿來核對,沒出海後功能大減,只能加減拿來核對陸地上看到的普鳥。

aurora602.jpg

aurora603.jpg

野生的拍不到,圈養的代班一下

aurora604.jpg

  離飯店幾步之遙就是一方名為復活灣(Resurrection Bay)的峽灣,天灰水色也灰,對岸的山看來不甚高,但山上也有終年不化的冰河,海霧混著雨絲遊蕩山海之間,感覺不太真實。睡得晚晚的,悠悠地晃去海邊露營區,這個季節只剩露營車還能安然穩駐,一頂帳篷也看不到。孤伶伶的海岸只有我和明榮在吹風,倒是瞧見海獺一隻,像躺沙發一樣躺在海面上,也回望我們幾眼。

aurora605.jpg

aurora606.jpg

aurora607.jpg

  先繞去郵局買了郵票(這次旅行我得寄四十幾張明信片,任務重大),再順著海濱步道走到盡頭,就是阿拉斯加最有名的海洋生物中心,整個中心是棟不太大的二層建築,不過設計很用心,大廳上方是類似蘭陽博物館的海豚入口意象,有一整群的白腰鼠海豚指引遊客上二樓,上了二樓後有白鯨區(只有平面展示)、近海水族區、海洋生物觸摸區、鮭魚生態區、海獺展示區、海豹展示區、海獅展示區,最重要的是有個半露天的海鳥展示區,門口就是一尊海鸚塑像,那個可愛的衰臉,真的很容易把人的心整個融化。

aurora608.jpg

aurora609.jpg

aurora610.jpg

三種海鸚比較圖

aurora611.jpg

海鸚畫

aurora612.jpg

海鸚擺飾

  海鸚算是海洋生物中心的鎮館之寶,是屬於北半球高緯度海域的海鳥,生態地位和南半球的企鵝差不多,和企鵝一樣在海裡游得跟飛的一樣,不同點是還好牠會飛,不然在航海時代可能就跟大海雀一樣被水手們吃光了。館內展出的海鸚有二種太平洋品種,簇絨海鸚(Tufted puffin)和角海鸚(Horned puffin),這種會飛的海鳥夏天白臉,冬天變黑臉,我來的時間點很尷尬,換羽換到一半成了髒臉,不過不管什麼臉,看到都很開心,館方為了募集資金,每天有開放遊客買魚餵食海鸚和其他海鳥,另外也有賣和大象作畫有異曲同工之趣的「海鸚畫」,是海鸚用腳掌踩出來的畫,只是一幅100美元,實在不是我這種窮苦人家買得起的,拍下來留念即可。

aurora613.jpg

aurora614.jpg

aurora615.jpg

  走回海洋生物中心一樓後,更能發現館方設計的用心,一樓都是大型的玻璃水族箱,原本在二樓看到的海豹、海獅和水鳥在水裡的活動看得一清二楚,然後是美而簡單的水族藝廊,最後回到門口的禮品販賣部。整體來說,整個館場逛完不會太累,而且能對阿拉斯加太平洋沿岸的海域生態有基本的認識,個人覺得是個到舒華必去的點,當然,它也是我這次來舒華最大的收穫。

aurora616.jpg

  由於舒華是個海港,吃海鮮是一定要的,這裡出名的是肉質細滑的比目魚、鮭魚及深海帝王蟹,沒出海省下的錢當然要打牙祭一下,不過窮鬼上身,在館子裡看到帝王蟹沙拉一客要三十幾美元,頓時縮手只點了綜合魚排和雞肉通心粉。美國館子的一人份真的很大份,不知是否因為有點感冒造成胃口變小,剩了很多沒吃完,如果一開始只點一份主餐再加帝王蟹,二個人吃應該剛剛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euille1974 的頭像
    feuille1974

    山行者的筆記本

    feuille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