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
天沒亮,旅行社的吳先生就來接我們去白雲新機場。新機場在舊機場北邊約二十分鐘車程外的郊區,外型像是一個超級大的體育館,據說落成不到二年,號稱排得上全中國最大機場之一,只是空間變大,反而顯得來往旅客稀落,比不上香港新機場的真正大器。預計七點十分起飛的南航班機,在旅客都已提前就位後,竟也提前關了機門,七點十分時早已在跑道上滑行準備起飛!中國的交通章法是獨特的,車班航班都會提早出發,太準時的旅客有時反而會被責難耽誤其他人的時間;沒乘客時,會無預警取消班次,或是無限時地要已購票乘客等待,而且不論業者及乘客都把一切視為當然。把時間抓太準,要在中國內地旅行,顯然是種很冒險的作法。
往拉薩的航程中途會在中甸的迪慶機場稍作停留,這裡又稱香格里拉。香格里拉是藏語「心中的日月」的意思,是一種理想的生活境界,在小說家的形容下,成了喜瑪拉雅山區中幻想的桃花源。我下飛機時環顧四周為一方草皮山谷,不甚特別,只因為沒實地造訪,無法辨別是否為溢美之詞。中甸地區是滇藏公路必經之地,也是藏族人居住地,由於可以感受到藏民族的生活氣氛,已經和附近的麗江、大理、玉龍雪山連成一條熱門旅遊線,以後有機會再好好來走一趟吧!
約略中午我們終於抵達拉薩的貢嘎機場。拉薩市區的周圍都是高山,不適合興建機場,機場其實位於拉薩南方的貢嘎縣,那裡的雅魯藏布江河谷遠比拉薩河谷開闊,只是到了機場,離拉薩市區還有二個鐘頭車程,一路是平坦的柏油公路,到了市區見著了聳立山丘上的布達拉宮,這才真正意識到自己已經正式走進多年的夢境中。去西藏,似乎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數十年前外地朝聖者要跋山涉水經年累月,而我只花了半天,跨越了四千公里,像支正中靶心的飛箭,直直進入了這片雪域、這座聖城。太多的顧慮比不上一股行動力實在。
沿著拉薩的北京東路,找到了下榻的吉日旅館,這是間網站及旅遊書上都會推薦的背包客旅店(在大陸稱背包客為驢友),四人房無廁,每人二十五元(以下幣別都是指人民幣了),早晚供應熱開水,有免費洗衣服及免費寄存行李,算是經濟實惠。至於其他有名的背包客旅館,和吉日同價位的有比較舊的八朗學旅館、新開的東措旅館及價位高一倍的亞賓館和雪域賓館,都在最熱鬧的八廓街(又稱八角街)附近,我們之後在拉薩懶得換地方住,都住在吉日。從吉日往同一街廓的巷子裡走,便會接到八廓街,其實它是由圍繞大昭寺的四條街組成,商家小販雲集,是觀光客的購物天堂。初到西藏尚不急著買東西,找家餐廳吃午餐倒是真的。
信步往八廓街的方向覓食去,走到八廊東街底,看到一家藏餐廳還標了英文,心想是專給外國人消費的,一時也不敢胡亂吃,便上了這家名喚「瑪吉阿米」的餐廳。後來才知道隨機闖進的這家餐廳名氣可不小,它的名字來自三百年前達賴六世的情詩(喇嘛也是有情慾的)。當時達賴六世倉央嘉措在此地邂逅了一名女子,一見傾心,後來經常來此,但都未能再見那少女一面,嘆息之餘他寫下了:「在那高高的東方山頂,升起一輪皎潔的月亮,瑪吉阿米的臉龐,浮現在我的心上。」瑪吉阿米的意思就是純潔的少女。美麗的故事襯托下,瑪吉阿米的店名也因為「瑪吉阿米的留言本」出版,在藏地頗具知名度。
我們上了三樓的陽台,找了個看得到八廓街的位子坐了下來,菜單攤開來,每道菜都是二十到三十元起跳,在拉薩這是高檔價了,上頭寫的都是沒吃過的東西。一般人吃藏餐時,一壺甜茶或帶點鹹味的酥油茶是少不了的,此外藏餃、藏包子、藏麵條、咖哩飯是糌粑外比較合外地人口味的主食,我們點了吃起來感覺差不多的餃子和包子、薄燒餅配酸蘿蔔炒牛肉及牛肉捲、還有糝了人蔘果及酥油的藏式甜米糕,上菜後才知道份量不少,吃飽了人只懶懶的不想動。俯視八廓街上順時鐘轉大昭寺的人群,還有人們手上順時鐘轉動的轉經輪,這是個順時鐘轉動的佛教世界。
原本想在吃飽飯後去布達拉宮買隔天的門票,在瑪吉阿米用餐時聽鄰桌談話才知道,目前的買票方式是每天中午開放掛號領取隔天的購票證,而且每天五百張的購票證早就在下午一點左右被領光了,我們確定隔天無法參觀布達拉宮。離開瑪吉阿米後,美璟和小晏因為有輕微的高原反應(在台灣習慣稱高山症)先回吉日休息,我和美燕則決定先在市區逛逛。趁下午四點的陽光把布達拉宮照得鮮亮,在布達拉宮前方的廣場逛拍起照來;大昭寺前從早到晚總是充滿著磕長頭的藏民,五體投地,不含糊地一拜又一拜,也不知道平均一個人會在這拜多久,夕陽把他們的影子拖得長長的,也把他們雙頰上的高原紅渲暈成更大一片。
西藏和台灣差三個全時區,不過因為全中國統一向北京對時,所以這裡的太陽早上八點東昇,晚上八點才西落。由於上午九點就得上班上學,西藏的人可以說都是標準地善用日光時間,每天早睡早起。有鑑於下午的日照漫長,我和美燕順理成章閒逛到七點多才回到吉日,美璟和小晏吞了專治高原反應的高原安後,小睡片刻精神也回來了。
外出晚餐時,我們在東措旅館門口巧遇了美燕以前的同事阿棟。阿棟目前是個自由旅行作家,一個人從北京經青海旅行到西藏(阿棟的部落格「旅人跫音」:http://city.udn.com/v1/blog/index.jsp?uid=stonejung),在中國內地已經待了二個月,從他口中才知道我們原訂月底要去的聖湖納木錯,二天前仍因大雪封山,我們抵達西藏這二天放晴路上雪融了才又開放。十月的西藏已經一天比一天冷,我們不由得擔心起月底才去納木錯是否會因大雪阻道而扼腕,幾經討論,臨時決定變更行程,在海拔三千五百公尺左右的拉薩多待一天適應高度後,再升個一千多公尺去納木錯。阿棟雖然已參加過當地的旅行社辦的納木錯一日遊,但由於停留時間太短,加上他想過夜體驗聖湖的夕照與晨曦,也決定和我們一道包車舊地重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