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谷營地(
因為周圍地形屏壁,峽谷營地直接曬到太陽的時間不長,高海拔該有的低溫讓杉光前一晚放在帳篷外的毛巾結凍成一塊大豆皮,也還好第一晚堅持要大馬丁補提供原本就談好的厚睡墊,睡在帳篷內完全感覺不到地面透出的寒氣。
▲峽谷營地大峭壁
▲大峭壁上的人影
要離開峽谷營地,得先爬上它東側超過
▲峽谷營地、雲海與梅魯火山
▲蠟菊(Everlasting flowers)
▲蠟菊花園
峭壁上的視野遼闊,吉波火山錐的積雪山頭完美地露在一塊大岩床上,另一側又是綿綿雲海與梅魯火山構成的海上仙山經典畫面,海拔四千多公尺的凌雲高度,烈日、酷寒又缺水,大部分時間,路旁是飽經風化的岩石礫漠,偶有融雪涇流之處,則立即形成繁花錦簇的蠟菊綠洲。
上午十一點左右抵達了花生營地(Karanga Camp),一抵達就看到很多帳篷,而且我們的用餐帳也搭好了,原以為要提早紮營了,大馬丁才說我們是在這邊休息用熱午餐,用餐後繼續趕路。這未免也太大費周章了,不過事後證明確實有必要搭個帳吃飯,因為接近中午時營地上方再度一片陰霾,不一會居然下起綠豆般的小冰雹,大雨接踵而至,變天和翻書一樣快,有了用餐帳,我們得以輕鬆喝熱茶聊天,不用在完全無遮蔽的營地穿雨衣狼狽淋雨吃飯。
用餐後雨勢轉小,仍有二個小時的路要走,大夥穿起雨衣準備上路,這才發現併團的Josh只帶了小飛俠塑膠袋雨衣就上山了!穿小飛俠雨衣是登山大忌,因為很容易破,遮不到大腿以下的部位,而且根本擋不住大一點的風雨,在台灣登高山縱走,遇到只帶小飛俠塑膠袋雨衣的隊員,我如果是領隊,是直接請他原車下山。Josh在裝備上的另一個問題是他在山下租了一雙不合腳的登山鞋,前一天從熔岩塔前往峽谷營地的陡下坡,過大的鞋子磨破他的腳腂,所以他只剩下一雙不妨水的球鞋可以穿,而且沒有綁腿。這是二個只要山上天氣持續不好就可能造成失溫要掉半條人命的裝備缺失,大馬丁和小馬丁在出發前一晚裝備檢查時,到底有沒有檢查這些併團隊友的裝備?讓我起了很大的疑問。老天保祐雨勢沒再變大,不一會就恢復為乾涼的陰天,也沒人再提起裝備的事,真的是老天保祐。
▲海拔超高還有花栗鼠
過了花生營地後,我們像轉山的朝聖者繼續前行,一步一步重回
▲吉力馬札羅三個火山錐示意圖
一如前幾夜的天氣型態,黃昏前籠罩山頭的雲障漸漸掀開,帳篷門一拉開,赫然發現另一座雄偉的山體矗立在一谷之遙處,這是馬文濟火山錐(Mawenzi Cone),經歷百萬年的風化,已和吉峰西側的教堂山列一樣碎裂成幾座尖山,看山形就知道不是好惹的高峰,其中海拔
晚餐後大家必須即早休息,因為晚上十一點半又得起床,我們預計在午夜十二點出發登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