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 加德滿都
▲加德滿都一日遊地圖(網路上抓下來的圖)
一般請Ramesh安排加德滿都一日遊,他大概會把加德滿都谷地主要的世界文化遺產,像是帕坦、千佛塔(Mahabuddha)、猴廟、濕婆神大廟(Pashupatinath)兼火葬場、大佛塔(Boudhanath)全串在一起一口氣走完,這次旅行考量團員眾多會拖行程,而且小山對於火葬場的柴燒大體味道有些反感,我和Ramesh說只去帕坦、千佛塔及大佛塔就好。
▲地震後殘喘、復原、重建中的古蹟及街舍
重遊加德滿都的主要景點,最有感的就是門票整個大漲價,帕坦杜巴廣場的門票已經漲到一千盧比,千佛塔的門票二百五十盧比、大佛塔也要八百盧比,大家手頭的現金幾乎撈光,還得用美金相互抵帳。另外就是看到2015年大地震對於古蹟的損害相當嚴重,帕坦杜巴廣場幾乎所有沒倒的老廟都包著鷹架、老屋都以木條四十五度撐著牆面,廣場旁的帕坦博物館(Patan Museum)的磚牆已擠裂變形,側看已非垂直牆面,千佛塔的石塔完全被鷹架包覆、大佛塔從第二層開始就管制參觀,佛塔半圓形主體以上的佛眼及傘蓋部分也包著鷹架,和地震前的景觀差異非常大,什麼時候可以修復完工沒人知道,可看性也降低非常多。
帕坦、千佛塔及大佛塔在我的ABC遊記(點選連結)裡已經有介紹過,新的遊記就不再贅述,要補充的是上次來不及參觀的帕坦博物館,博物館的建築前身是帕坦王宮,參觀博物館的費用已包括在帕坦杜巴廣場的門票中,館藏以內瓦爾式(Newari)建築、皇家器皿、印度教及佛教的神像展示為主。
▲濕婆與雪山女神Parvati
▲毗濕奴與金翅鳥
▲象頭神
印度教及藏傳佛教的神祈和護法神眾多,多半要看法相、法器、座騎來判斷誰是誰,不是專家的話,一般在戶外看到就多半只能點頭微笑自行腦補,在帕坦博物館裡所有的神像都有英文解說牌,就比較容易知道辨認諸多神明的方式,比如只要看到手上拿法輪、寶螺、法杖、看起來像蛋的蓮花這四種法器,就一定是毗濕奴大神,比如代表智慧和財富的象頭神(Ganesha)其實以錢鼠當成座騎…,其實還蠻有趣的,尤其我們在博物館中庭正好瞧見著一隻四處亂逛的錢鼠,可以感覺好像象頭神就站在牠的背上,恭敬之意油然而生。
也許是這次A/C健行吃貨眾多,雖然當初的報價是說健行時菜單上有的,除了冷飲和含酒精飲料外,一律自由點吃到飽,但每人每天點餐都差不多花費二十五美金,再加上出發前我們臨時少了一個人,Ramesh並沒有因此加收團費、減少挑夫或是把二間雙人房改成一間三人房,他帶這次隊的利潤最後應該搾到所剩不多,在加德滿都的最後一頓晚餐,一般Ramesh是會招待的,不過城市旅行後他並沒有提議要請大家吃飯,大家就默默地鳥獸散自由活動。不過身為好朋友,我知道Ramesh臨別前一定會想找我去吃個飯,所以最後剩我、Gibber和Tony約在飯店大廳要一起去用餐時,我請Ramesh帶我們去找間餐廳吃飯。
▲E-Revolving Restaurant
▲小山丘上的猴廟
很難想像,在杜巴廣場東南角的現代化百貨商城頂樓,有間印度餐廳,而且是間旋轉餐廳(E-Revolving Restaurant),我們就像坐在中式餐桌上的轉盤上,邊轉邊吃飯(其實有點暈),道地的印度菜就是鹹鹹辣辣的,我沒有很愛,不過旋轉餐廳本來就噱頭重於菜色;坐在五樓的高度,大部分加德滿都的市區建築都已經在腳下,視野變得非常好,加德滿都谷地還是雲多,不過西北邊甘尼許山脈(Ganesh Himal,7422m)露臉了,Ramesh說從他房間的窗戶就可以看到這條積雪的山稜,我想,也許是天天看、常常看,他才總是想走進雪山的懷抱中,才能釋放他被困在這城市的煩燠。晚餐後Ramesh說他要請我們三人吃飯,我們沒有婉拒,不過我們也把皮夾裡剩下的盧比都拿給他,和他說這是招待他下一個台灣客戶的錢,請他務必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