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個人走泰國(五)

  第一次來清邁,這個泰人眼中的北方玫瑰,蘭納泰(泰北)地區的首善之都,雖然人口有 180萬人,不過整個城市規模比曼谷小非常多,高大的建築物也不多,反而像是台灣的埔里或淡水,有一種小鎮風格,泰北人強調他們異於泰國中部地區的樸實風格,反映在藝術文化上,是一種線條比較簡單的感覺,這裡也有許多南方看不到的手工藝品,像紙傘、漆器....,反映在生活步調上,這裡的速度明顯較南方慢很多,女生說話會有時會用「造」來代替「卡」,聽起來更婉約許多。在清邁,到處聽得到鳥叫,對我來說,清邁比起曼谷可愛多了。

  抵達清邁的第一早,正值宋干節第二天,老城區內大街小巷的商店多半沒開門,只有廟裡最熱鬧,所以這一天的主要行程是參觀老城內的大廟。帕邢寺就在 DASA CORT斜對面,順理成為第一站。帕邢寺是老城區內的最大廟,所以比起臨近小廟硬是多了好多香火,正殿裡有三位師父為信眾祈福,程序是善男信女們把一籃的禮物送上,然後師父手上拿著像小掃把一樣的法器向他們灑水,最後把一條白色的祈福粗線綁在信眾的手腕上。

  帕邢寺前方的廣場上有一座金佛,正是前一天我錯過的遊街主角,仍不少民眾前來向佛像灑水祈福,另外後殿也有金佛和玉佛,都是很純正的蘭納泰佛像,略略福態、胸線比較高、袈紗前擺過肩部分只到胸口。泰國人民很捨得添香油錢,大小廟都建得金碧輝煌、雕工非常細。在正殿出口右方,則是帕邢寺的生日佛(從星期一到星期天,每天都有不同姿勢的佛守護當天出生的人,類似天主教中每個人都有出生日的守護聖人),這裡的特色是生日佛有九尊,星期三白天和晚上出生的人要拜不同的佛,還有一尊是給不知道自己星期幾生的人拜的。拜生日佛的方法很簡單,先持香和荷花苞祈福後,在佛像前的缽內丟些銅板,比較有誠意的會在佛像上貼金箔。

一個人走泰國(五)

  離開帕邢寺後往東走二個街區便是祀祠高僧舍利的大塔寺(或稱柴迪隆寺),廟前廣場中有一座大佛塔,塔邊有許半身的大象雕像,象徵白象馱塔(這是泰北地區佛塔的特色),這座高塔是城內最高的建築物,也是老城的 CITY PILLAR,周匝小銅鐘圍繞,還掛著「請敲我」的牌子,所以悠揚鐘聲不斷是這座廟最大的特色。

一個人走泰國(五)

  離開大塔寺後改往北走,過了一個街區會遇到清邁的文化中心,前方的廣場上有代表清邁建城的三王雕像,話說泰北地區第一個泰族王朝是由明萊王建立的清萊王朝,他打敗了清邁地區的土王後,計畫在清邁老城現址建城,特別請來了附近同為泰族建立的素可泰及PHAYAO王國國王一同規劃,三王雕像描寫的正是這個歷史故事,不過三個泰族國王看起來都長得差不多....

一個人走泰國(五)

  老城徒步旅行的最後一站是位於文化中心東北方街區的清曼寺,這座廟不大,不過因為是老城內的第一座廟,所以有其特殊的地位,然面來走馬看花的觀光客顯然比來禮佛的民眾多。老城內多為平房或四樓以下的公寓,鳥語花香,大車也不許進城,平時走在老城區應該是很愜意的事,不過宋干節期間走路得多方留意,冷不防路邊的小朋友對你潑一盆水,嘻皮笑臉向你說聲新年快樂,想避免成為活靶,看到前方路面是溼的,就得準備繞路,不過只是減少被潑水機率,想不溼就別出門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euille1974 的頭像
    feuille1974

    山行者的筆記本

    feuille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