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Deurali(3230m)ABC(4130m)

  早上還是飄雪天,灰色的天幕沈甸甸的,不過雪不大,無風。Ramesh擔心雪滑會影響挑夫的安全,所以情商大家留下了一半的行李在Deurali。重新打包後,大家把所有防風保暖衣及防水褲換上,並依例和小國旗合影(這次大家用了新學的拜日手勢),隨即往摩迪河的上遊踱去。

  不一會兒即可見到管理局設立雪崩警告牌,表示前方為容易雪崩區域。為求保險,我們選擇繞到河的對岸去繼續溯行,從河的對岸看雪崩地如何形成,可發現沖積扇造形的雪崩地,上方其實是個結冰的懸瀑,當懸瀑上的冰柱被陽光融化後,雪水會慢慢滲入雪堆下層,大幅減少雪堆與山壁的磨擦力,一旦山壁再也卡不住雪堆,雪崩就發生了。繞過雪崩區後我們繼續回到河的左岸前進,路上見著了在前進Ghorepani時一路相互超車的大馬團及在Tadapani和我們玩魔術的加拿大夫婦,他們前一晚住在MBC,天氣相當惡劣,由於早上仍在下雪,便聽從嚮導的建議放棄去ABC,只能說可惜了。

  走著走著,有從彩色照片慢慢走入黑白照片的感覺,除了大家的外套和背包套依舊像套色老電影般的鮮艷,整個環境漸漸只剩黑白兩色,而且白色正在一點一點吞噬黑色的地盤。最近一次踩著及膝的深雪爬山,是去年元旦的大霸北稜,爬上中霸坪後的能見度不到十公尺,白色大霸完全被大霧藏起來,這次會不會也是一樣的情景,帶著見不到山的遺憾回家呢?我沿路踏著鬆雪做最差的心理準備。十一點不到,視線中浮出一排藍頂小屋,MBC到了。大家都點了一杯加薑的熱奶茶暖暖身子,並在此用午餐。

  午後刮起了谷風,在海拔二千公尺行進的旅人要拿出雨衣的時間到了,我們行進在海拔三千多公尺的地方,背對著吹雪走入一片白茫茫的異次元,此時天和地沒有分界,沒有方向,混沌一片,只能循著雪地上的腳印緩緩走向海拔四千公尺的荒原。Ramesh用竹杖測了路邊雪的深度,已經超過一公尺了,我們正隔著雪層凌空漫步,直到另一排石牆小屋在十里雪霧中愈來愈清晰。ABC也到了,山莊的餐廳裡擠得滿滿都是人,外頭的雪有如在龍捲風中熱烈旋轉起舞,這是我經歷過的第一場暴風雪,所幸我可以在有暖氣的地方隔窗領略雪的狂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euille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